我在德國弗萊堡大學微系統工程(IMTEK)攻讀生物醫學工程的博士班,這裏號稱是德國微機電(MEMS)領域最大的研究群,而單單我的指導教授下面就有至少 150 位研究人員,20 位擁有博士頭銜的 Group leader,15 個博士後研究,50 個博士候選人與 3 間新創公司,儼然就像是一間新創育成機構。一開始就知道這個實驗室很大、很實際導向,所以選擇這裡攻讀博士,但來了之後,仍然有許多跟原本的想像不一樣的事情,於是想跟大家分享。
產品導向而非期刊論文導向
「先想像一下你這個提案,在所有變數都在最理想的狀況下,它能不能變成一個產品,如果不行,那麼我們就思考換方向。」
乍聽起來像是一個新創公司的會議裡會出現的對談,卻是我指導教授聽完我在做了三個月 paper review 後所做的簡報,他對我說的第一句話。他要你思考的不是這個研究能否投稿期刊,他也不要你先做出一個初步成果再說,而是要你以實際產品需求為導向,想清楚了再開始。
無縫接軌的產學合作
「Hey Charles,我上禮拜去 Bayer 藥廠(註一),跟那裡的研發經理討論了一下,發現了一些市場需求,我們安排個 meeting 討論一下好嗎? 」
這是一位去年剛成立的新創公司 CEO 對我說的話,他在兩年前也是實驗室的一名博士候選人,其實他現在也還沒畢業,因為還沒有時間口試,就先拿到了天使金的投資,成立了公司。而從實驗室育成出去的新創公司,可以以低於市價行情的價格跟學校租用辦公室,所以這間公司,現在就在我座位的樓上,於是他們能與學校的研究最直接的接軌,而我們也能夠知道業界最直接的需求,建立最真實的產學合作。
近乎於完全的獨立
「這是我的意見,最後要怎麼做還是得由你自己決定,你要對你自己的研究負責。」
在問了教授或是 group leader 一些問題之後,他們會給我一些意見,但最後總會加上這一句話。在這裏,如果你自己不主動去找指導教授或是 group leader 討論目前的進度,其實有時候感覺就像是被放生一樣,不會有人理你。你想不想做出成果,想不想早點畢業,基本上是你自己的事情。一切的進度都由你自己來調配,研究方向最終的決策也是由你自己來設定。
在念書還是在工作?
「你自己安排你的假期,放假前寄信告訴我一聲就好,不用告訴我原因。」
與其說在這裡念博士班,不如說在這裡工作。我沒有任何需要修的課程,但所有的課程,在實驗室的 IT 資料庫裡都有線上錄影的存檔,供你需要的時候調閱。我沒有寒暑假,但一年有 30 天的假期,你自己決定什麼時候要休息,平常就像是上下班,朝九晚五。這裏理工或是生物相關的博士學生一定要有薪酬或是獎學金支持,不然是違反德國相關法律規定的,而博士生的薪酬平均一個月約在台幣 5 到 8 萬之間,而在德國一般在不用特別省的狀態下,一個月的所有花費約在台幣 3 到 4 萬之間。
台灣學生少得可憐
「這裡還有其他台灣人嗎?」
整個系所裡,我是唯一的一位台灣人(前兩天有傳聞說新來了一個碩士學生,但我還沒見到面無法證實),也許你會說,這是因為台灣學術上本來就傾美不意外,但是系所裡的中國學生至少 50 個起跳。剛來什麼都還不熟悉的時候,都是在這裡待很久的中國人給予幫助。整個弗萊堡的台灣中國學生比例約莫是 30:1500,而聽說近年來印度學生的比例也逐漸在超越中國人。
總結以上,如果念博士班的條件是:正常的工作時間與適當的假期,並且讓你擁有足夠生活的薪水,甚至還能存點錢。做的研究是以實際層面為導向,跟業界確實緊密連結,而非只是口號,讓你增加畢業後就業的機會。獨立做出來的研究也有一定的機會能夠成為產品,進而創業。
那麼,會不會因此而增加你念博士班的意願呢?
也許上述問題拿來反思台灣現狀,也能部分解釋台灣目前學術研究上,越來越少人願意攻讀博士班的根本原因之一。建議有關單位也應該就本質上的需求來思考,而不是像前陣子清大信口開出一個雙博士學位的新制度,這一類敷衍塞責的作法能夠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