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報告指出,每天需要喝八杯八盎司水(約1.9升)沒有科學證依據。
可能你聽到過以下說法,每天需要喝八杯水,才能滿足身體所需;或者當你口渴時,身體已經脫水了。但是專家告訴你,這些說法並沒有科學根據。
韋恩州立大學(WAYNE STATE UNIVERSITY)運動與體育科學副教授塔瑪拉·休·巴特勒(Tamara Hew-Butler)指出,每天喝八杯水的說法沒有科學依據。她說,除非口渴,多喝水不一定更有益。
達特茅斯醫學院(Dartmouth Medical School)生理學名譽教授、腎臟專家亨茲·瓦爾丁(Heinz Valtin)在審查了數十項研究成果、調查報告和文章後,於2002年在國立醫學圖書館(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的一篇研究報告中指出,沒有發現每天需要喝八杯八盎司(約1.9升)水的絕對科學證據。
有學者認為,每天八杯水的說法,可能來自1945年國家研究理事會食品與營養委員會(Food and Nutrition Board of the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建議的每攝入一卡路里食物應飲用一毫升水,該委員會還指出,這些水大部分都來自預製食品。
那麼人一天會攝入多少卡路里?營養學家霍莉·克拉默(Holly Klamer)指出,久坐不動的成年女性約為1,800卡;成年男性約為2,400卡。
也就是說,按照食品與營養委員會的建議,女性每日攝入水分應為1.8升;男性約為2.4升。
還有一種說法,認為八杯水的說法可能來自營養學家弗雷德里克·斯塔爾(Frederick Stare)的著作。他在1974年與人合著的一本書中建議,成人每天應喝六~八杯水,不過他指出這些水可以來自咖啡、茶、牛奶、汽水、啤酒、水果和蔬菜。
依據以上說法,人體所需的總攝水量為八杯水,包括來自食物、飲料的水,而不單指喝八杯水。
巴特勒指出,一般人認為,喝超出生理需求的水(口渴時喝水)是健康的。
但是事實並非如此。人體的需水量主要取決於損失的水量。
每天喝多少水需要看以下因素。
鍛鍊:運動強度越大,出汗越多,人體需要越多水。
環境:炎熱、潮濕或乾燥的地方,人會流汗並失去更多水分。高海拔地區人也容易脫水。
疾病:發燒、嘔吐或腹瀉時,身體會失去水分。如果有膀胱感染或尿路結石,人也需要增加液體攝入量。
懷孕和母乳餵養:需要飲用更多水。
體重:更重的人需要更多水。
飲食:飲食較咸、辣或甜,人體需要更多水分。
飲用水是很重要的人體水分來源,其它來源還有水果、飲料、食物等。
食物中可以提供約20%~30%的水分。
有些人認為,飲用含咖啡因的飲料如茶、咖啡,或者啤酒之類的中性酒精飲料,不能算攝入水分,因為它們有利尿作用。
對此,營養學者赫爾芙娜·帕爾斯多蒂爾(Hrefna Pálsdóttir)在健康熱線(Healthline)撰文指出,除非大量飲用,它們才成為利尿劑。
飲用多少才算大量?一篇發表在《國立醫學圖書館》,由芭芭拉·瑪科斯(Barbara Marx)等人合著的文章指出,每天喝四到五杯咖啡、或攝入300毫克咖啡因(每150毫升研磨咖啡豆含85毫克咖啡因),能顯著利尿。
有些文章,甚至是專業期刊會告訴你,當人口渴時,已經脫水了。瓦爾丁說 ,這種說法沒有科學依據。
他指出,人的血漿滲透壓升高到2%以下,會感到口渴,而大多數專家將一個人脫水的標準定義為血漿滲透壓升高到至少5%。就是說在機體脫水前,人早已感到口渴了。
另外一個衡量方法是,口渴的血漿滲透閾值為294 mosmol/kgH2O4,而脫水的血漿滲透壓達到302 mosmol/kgH2O,同樣也說明機體還沒有脫水時,人就會感到口渴。
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
對一個生活在溫帶的普通健康成年人來說,美國國家科學、工程和醫學研究院(The U.S. National Academies of Sciences, Engineering and Medicine)指出,每天需要的液體總量是:男性約15.5杯(3.7升);女性約11.5杯(2.7升)。這些液體包含飲用水、食物和飲料中的液體。
但如前文所述,每人的飲水量還與個人有關,如,你所處的環境、是否做運動、做多少運動、身體情況等。
所以每天八杯水的說法對有些人來說可能綽綽有餘,但對另一些人來說可能太少。
對健康人來講,口渴就需要補水。
而對一些老年人來說,即使不渴也要提醒自己喝水,因為隨著年齡增長,身體感知口渴的機制可能會退化。
另外如果你出汗很多,除了喝水還要補充電解質,比如鈉和其它礦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