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渡藝術節「曠野之聲-馬斯塔內:來自中亞的呢喃」音樂會,由阿里(站立者)擔任詩歌朗誦,與德夫鼓演奏家蒙納(右)及北藝大傳統音樂學系學生共同演出。
藝術結合現代科技,方能與時永續。由國立台北藝術大學主辦的「2023關渡藝術節」,將於10月14日開幕,今年以「‖:聲生:‖ Timeless Sound」為題,推出12場系列音樂會,並將配合預計於10月20日正式落成啟用的北藝大科藝館,推出科技與藝術結合的作品,擴大音樂藝術的感官體驗。
北藝大音樂學院院長盧文雅談到,在現今多元的環境改變下,未來將朝向如何將科技與表演藝術相互結合,成為極大的加分工具,讓音樂藝術透過科技豐富地呈現出來。
副校長劉蕙苓表示,「關渡藝術節」是北藝大最具品牌的藝術盛典,也是全台高等藝術院校中歷史最悠久的藝術盛會。「在這個強調元宇宙跟AI的時代,藝術如何跟科技對話,是我們思考的方向。今年關渡藝術節特別規畫『山水之聲』2個場次節目,以北藝大科藝館為舞台,可以在早上及傍晚時段,一邊欣賞鋼琴家的琴音,一邊俯瞰整個關渡平原。」
音樂學系主任吳思珊指出,「 追求經典、創新,以及跨域融合的精神,是這次藝術節所要呈現的主軸。」她強調,這將是一個豐盛的音樂饗宴,透過各類型的作品於不同展廳演出,讓觀眾感受音樂與自然的融合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