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浪潮也吹向醫療產業,東海大學組織的跨領域產學聯盟,積極拓展人工智慧在醫療產業的應用。除了正在研發協助辨識肝腫瘤病灶的AI系統,也能透過鏡頭即時辨識急診室患者,可能有胸痛,需要即時協助。還能將AI應用結合國內外資源拓展大健康產業,要讓醫療科技成為台灣的新護國神山。
數位作品的畫風不斷做出變化。瞬間又變成黑白。這款情緒魔鏡,就是靠著AI解讀人類的表情做出判斷。除了辨識人類的臉部表情,作為抽象的數位畫作。AI臉部辨識更成為協助醫療人員,判斷患者身體情況的新助手。
東海大學圖書暨資訊處圖資長楊朝棟:「就是一個表情的辨識,戴著口罩照樣可以辨識他有沒有胸痛。」
東海大學團隊與台中榮總合作,患者走進急診室,只要持續性的出現疼痛的表情反應,AI就會做出警告。
東海大學工業工程與經營資訊學系主任翁紹仁:「我們也有做了這一個我們用這個AI影像在臉部的辨識,怎麼去知道說病患進來的時候,他的胸痛的狀態,這個也是我們可以看得到的,我們所說的這個AI影像辨識在器官(的應用)。」
童綜合醫院檢驗師:「請閉住氣。」
AI影像辨識系統在醫療上的用途,最常見的就是臨床醫學上的利用。東海大學團隊就跟台中的童綜合醫院合作,透過大量的肝腫瘤影像,訓練AI辨識出異常狀況。
童綜合醫院影像醫學部主任黃振義:「電腦斷層就是幾百張(影像)五百張以上,磁振造影甚至是上千張,這些對放射科醫師是很大的一個負擔。」
儘管還在測試階段,AI還在透過大量病例影像數據,展開機器學習,但是成功辨識度已經可以達到九成以上。
AI除了找病灶,也能在醫療手術的最前線登場。只要簡單的網路攝影機,再加上AI系統,就能減少90%的開刀器械清點時間。
東海大學工業工程與經營資訊學系主任翁紹仁:「我們就把AI影像應用在辨識器械的種類,然後每種類有多少支數,我們也都把它清點出來,就只要花3到4分鐘就可以解決這件事情。」
這些AI技術主要就是透過國科會支持下,成立的醫療系統聯盟與醫療產業結合,要打造大健康產業科技平台。認為台灣發展大健康產業,將可望跟半導體媲美,期待平台能作為推動力,協助成為站上國際的新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