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歷之窗

PRODUCTS樣本展示

您當前所在位置:首页 >> 樣本展示 >> 新加坡文憑

南洋艺术学院文凭.jpg

南藝華樂系主任黃晨達:培養高就業力華樂人才

培养本地华乐专才是黄晨达的使命所在,他希望南艺学子可以发挥多元文化的创造力,在艺术和未来职业上探索无限的可能性。

培養本地華樂專才是黃晨達的使命所在,他希望南藝學者可以發揮多元文化的創造力,在藝術和未來職業上探索無限的可能性。

黃晨達在2012年出任南洋藝術學院華樂系主任後,便致力讓華樂教育在本地煥發生命力,使南藝成為本土華樂專才的搖籃。他的辦學方針是培養高就業力的華樂人才,打消學生和家長對於職涯發展的憂慮,讓學生心無旁騖地投身藝術世界。

從小學、中學、大學到民眾俱樂部,本地的業餘華樂團體比比皆是。這些大大小小的華樂團不僅是我國華社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本地華族文化薪資相傳的大家庭。

然而當黃晨達在2012年受聘出任南洋藝術學院華樂系主任的時候,卻著實嚇了一跳:整個學院五個年級所有華樂樂器的學生加在一起才十幾人,甚至組不全一支樂團。這不僅讓他感受到沉甸甸的壓力,一種使命感同時油然而生。

為南藝之名奔走

黃晨達出生於中國的華樂世家,自幼在家裡和中央音樂學院附中接受了嚴謹且有系統的音樂教育。 1997年,黃晨達加入新加坡華樂團擔任高胡副首席至2011年,期間他也擔任人民協會青年華樂團的指導老師和南藝的兼職講師。

出身科班且身懷演奏家與教育者的多重經驗,讓時任南藝院長朱添壽求賢若渴,聘請他出任新設的華樂系主任一職。南藝雖是本地歷史最悠久的藝術教育機構,卻一直沒有全職的華樂教職。華樂系的設立對新加坡的華樂教育具有歷史意義,朱添壽對黃晨達的期許與重託不言而喻。

面對生源不足、水平參差的問題,黃晨達深思背後的社會因素。雖然華樂在本地有濃厚的社區氛圍,卻很少有家長願意主動選擇讓孩子以音樂為職業,主要還是擔心就業和收入的狀況。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黃晨達在日後課程設計上的考量。

但社會觀念的改變並非一朝一夕。迫在眉睫的是拓展生源,讓學院的教學工作可以逐步朝向系統化、全面化發展。為此,黃晨達早年常自費奔走於中國、馬來西亞等地,透過自己的人脈讓同行們知道南藝的存在。

同時,他抓緊提昇在學學生的演奏水準。作為一個從音院附中開始接受專業訓練的演奏家,他看得到每個學生的潛力所在,與他們一起努力突破自己。 2015年,他第一次帶學生出訪中國與當地藝術學院的專業生同台演出,第一次讓南藝華樂的品牌在海外舞台上立起來。

2017年,南藝首次舉辦南洋國際音樂大賽,華樂各組別算起來,共吸引超過600位海內外參賽者參加。如今,南藝華樂系的規模維持在四十人左右,每年的招生人數也趨於穩定。

因地制宜的教育體系

為了讓華樂教育在本地煥發生命力,讓南藝真正成為本土華樂專才的搖籃,黃晨達認為因地制宜的教學設計才是正解。

黃晨達介紹說,南藝華樂系的辦學方針是培養高就業力的華樂人才。打消學生和家長對於職涯發展的憂慮,才能讓更多有藝術熱情的孩子心無旁騖地投身藝術世界。

在課程設計方面,華樂系加大了樂隊課和重奏課的比重,提升學生的樂隊演奏和視奏能力;同時培養音樂教育方面的素養,讓學生成為合格的音樂教育者。

為了提升就業競爭力,黃晨達也鼓勵學生成為一專多才的演奏者。例如現任職於中國蘇州民族樂團的南藝畢業生謝偉健本來是中阮專業的學生,在黃晨達的建議下,他畢業那年苦練三弦這件非樂團常設樂器,讓他在蘇州民族樂團的招聘選拔中脫穎而出,成為大阮兼三弦演奏家。

黃晨達本人更以身作則,他下個月即將獲得中國音樂學院的板胡專業碩士學位,南藝也增設板胡專業。

他說:「中國很多音樂學院都設有附屬中學甚至小學,學生從小在琴房長大,童子功和基礎課都非常紮實。讓南藝的學生和他們競爭成為獨奏家不是明智的選擇。我們要培養的是符合新加坡社會需求,擁有本地多元文化內涵的華樂人。

他提到由南藝畢業生自發性組成的鼎藝團、MUSA組合、回想吹打團等,都是非常具有南洋與新加坡本土特色的新銳華樂組織。他們的節目豐富、新穎,讓許多本地年輕人看到華樂時尚魅力的一面;同時讓社會對於華樂人有全新的認識,不再將學音樂與找不到工作劃等號。

不過黃晨達指出,以市場為導向的辦學不代表在教學水準上鬆懈。他說:「其實新加坡的華樂學生是很幸福的。南藝雲集了可以說是業界最頂尖的師資力量,其中包括新加坡華樂團的演奏家,以及從中國移居新加坡的華樂教育家。除了這些名師在南藝的親身指導,近年來更透過線上視訊,邀請中國最高音樂學府的教授,推出'南藝華樂大師線上講堂'系列。機會,這樣的師資力量是許多學院難及項背的。

從開始幾乎招不到學生,到現在甚至有來自中國的音院附中學生報考,如此大的改觀離不開黃晨達的高層設計和親歷奔波。不過他謙虛地說:“現在還談不上什麼成績,我只是出於責任感為本地華樂做些分內的事情。華樂系發展到目前的規模,得力於歷任院長的支持。”

放眼未來,黃晨達希望可以看到本地培養出頂級獨奏家,同時希望南藝學者發揮多元文化的創造力,在藝術和未來職業上探索無限的可能性。

第三屆南洋國際音樂大賽(華樂組)

受冠病疫情影響,第三屆南洋國際音樂大賽(華樂組)將以呈交影片的形式舉行

華樂組包括:二胡、板胡、笛子、古箏、琵琶、揚琴、中阮、柳琴,以及重奏與小合奏。

各樂器獨奏組將依參賽者年齡分為高級、中級和初級組;各年齡級下分專業和非專業組,非專業組不設最低演奏時長。重奏與小合奏的人數限制為2至30人,亦分為專業組與非專業組。

各組別將頒發傑出金獎、金獎、銀獎和銅獎;各組傑出金獎得主有機會參加在南藝舉辦的優勝者音樂會。

本屆大賽特設古箏藝術家組(第一、二屆分別為琵琶和二胡),冠軍可獲得獎金3000元、獎盃和獎狀,並受邀在南藝李氏基金劇場舉辦個人獨奏音樂會。

+19712253513
XLINE

截屏,LINE行動條碼

LINE ID:hgdegree

(點擊LINE ID複製,添加好友)

打開LINE

LINE ID已複製,請打開LINE添加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