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科技大學舉辦傳媒新春團拜聚會 介紹未來發展計劃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今日舉行新春傳媒團拜聚會,校長葉玉如教授聯同大學其他高層管理人員,介紹大學在“科大3.0”願景下的最新策略發展,並匯報過去一年科大在人才招聘、國際化、知識轉移及校園發展等方面的豐碩成果。
校長葉玉如教授表示,科大一直透過教學科研,貢獻香港及國家的經濟及社會發展。 為了進一步發揮科大的強項和優勢,把握國家“十四五”規劃帶來的重大機遇,協助推動香港發展成“八大中心”的定位,以及“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的目標,科大去年提出了“科大 3.0”的願景,打算遵循四大範疇進一步提升大學的教研與創新能力,以貢獻香港及社會,包括:吸引和留住各方人才;發展策略性領域以支持創新及知識轉移;增加資源以提升大學的競爭力 ;加強校園人文學科,並促進人文與科技的創新融合。
此外,港科大(廣州)開校已超過一年半,兩校一直維持緊密合作,在“港科大一體、 雙校互補” 的框架下,已有近300名學生參與跨校園學習課程,修讀對方課程。科大的學生可選擇前往廣州校園交流一個學期,並有內地實習、考察及比賽的機會。科研合作方面,科大及港科大(廣州)於去年推出“20-20兩校聯合研究專項”,支持跨校合作的前沿研究項目。
為配合科大的策略發展,自副校長郭毅可教授上任以來,科大成功於全球招攬了近70 名教研人才加盟。這批生力軍來自世界各地,包括加拿大、內地、法國、德國、韓國、新加坡、美國等地的知名學府及機構,涵蓋多個具策略性及前瞻性的研究範疇,例如生物及轉化醫學、材料科學及未來能源、人工智能與未來電腦及電子,符合大學的長遠發展策略。
科大倡議興建“創新科技園”(暫名),參考矽谷、Kendall Square、清華科技園或洛桑聯邦理工學院(EPFL)等的做法,由大學牽頭,直接推動新型工業化發展,利用大學的科研能力,吸引高科技公司落戶。透過與業界密切合作,加強以應用為導向的研究,縮短技術轉移過程,以及提升科研技術商品化的準備度;大學管理層正積極與不同持份者溝通,亦正與政府研究選址,有進一步消息會適時再作公布。
去年政府將非本地學生限額將提升一倍至 40%,並鼓勵院校循序漸進吸引更多外國,尤其是 “一帶一路”國家和內地生來港升學,科大已計劃進一步加大力度於海外宣傳,包括前往中東、 非州等一帶一路沿線地區進行招生及互訪等工作。事實上,科大一直深受非本地生,如印尼、 韓國及馬來西亞等地區的學生歡迎。科大國際本科生比例,過去多年為本港大學中最高。科大將繼續加強與世界各國的聯繫,建立更多合作和交流的渠道,吸引學生入讀科大。
未來幾年校園數個重點教學大樓將會陸續落成,為師生提供更多先進設備及研究空間。 當中包括現正動工的“李家誠創科大樓”,將為大學提供約 5,100平方米淨樓面面積,其中 3,500平方米將用作興建機械人、人工智能、數據科學、可持續發展及健康科學等實驗室,預計將於2025年第4季竣工。
另一棟樓高8層的新研究大樓(Research Building 2),則預計於2026年底落成,為教職員、研究人員及學生提供互動研究和會議空間,主力發展如健康科技(Health tech)等跨學科領域。而研究大樓三(Research Building 3)的前期設計工程亦已展開,將用以發展納米技術、量子技術及先進材料。在可持續發展方面,科大新制定了“零碳行動計劃” (Net-Zero Action Plan),透過持續更新的減耗電與減廢目標,期望能在2045年打造零排放校園。計劃提出了一系列有助大學達至零排放目標校園的建議,包括加大新能源投資、確保新建築物設計零排放,以及校園社群如何更好地適應氣候變化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