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高級程度會考課程:
有評論指香港高級會考是世界上難度最高的大學入學試之一,其課程內容相等於許多其他國家和地區大學本科一年級的程度,故此香港高考一直受香港的教師和學生批評。 教師學生皆認為課程的設計過度困難和苛刻,不單學生的能力無法應付,而一般教師也沒法把課程教授得完全,部分香港教師自身對課程的理解和認識都遠遠不及學生,以致學生不能 掌握其中概念,故許多中學會考成績或家境較佳之學生選擇於中六後赴美國升學或入讀香港中文大學,有些學生會同時報考程度較淺之英國普通教育高級程度證書考試作保險。 部分海外大專院校對持香港高考成績之學生採取較寬鬆政策,將入學要求等級或分數下調遷就他們,甚至給予額外學分使他們可直入四年制大學之第二年課程以快些畢業。
同時由於課程時間緊迫,從學校九月開課到後年三月考試僅有一年半時間(扣除考試、學校假期等的實際授課時間實際不足一年),課程除艱深外更為冗長,令大部分 學校常出現「趕書」、假期回校繼續上課的情況,而某些課程內容較多的科目(如中國歷史科和生物科)更是難以在一年半內完成,形成一種「貼題 」的教學文化,教師往往只教授重點內容。 部分科目的高補課程內容名義上為高級程度的一半,但兩者分量卻差不多,令課程匆忙。 無論課程深淺與否,加上大部分老師往往貼錯題目,學生難以在短時間內明白課本內容時已需考試。
以高級程度補充科目通識科(比新制顯淺)為例,考生在中六課程期間進行學習同時,已經要分配大量時間在專題研習中,例如撰寫問卷、進行問卷調查,雖然課程簡淺, 但所須時間並沒有因此而相對減少。 同時,在學生付出與高考程度的努力,但最終分數卻只計算成高考成績的50%(本港大學)至60%(理大)左右,使考生有感為「事倍功半」的成績。 另外,由於課程的深淺、個別課程特色、個別課程語文與教師的能力難以配合(例如身教多班),例如有不少以中文教授資訊要快要新的地理科老師,於2000年代尾聲稱沒有中文 在科筆記下,仍沿用及要求購買老舊1992 年出版的教科書地理景觀。 而身為成年人的學生了解到教師的能力對自身前途升學和教學嚴重不足,故香港高級程度會考和中學會考為香港的學生產生了一套獨特的補習文化:以教授考試技巧為主的大型 補習社的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