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歷之窗

PRODUCTS樣本展示

您當前所在位置:首页 >> 樣本展示 >> 澳洲文憑

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研究生.jpg



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RMIT)時尚創業:「以終為始」規劃職涯,視人生為開放式非選題

【海外留學】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RMIT)時尚創業:「以終為始」規劃職涯,視人生為開放式非選題

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

正如經典的時尚是一種生活風格,如果能跳脫框架,把人生變成開放式非選題,相信我們都可以創造出自己的永續時尚。

個人品牌、自媒體和斜槓,是近兩年關注度頗高的職涯關鍵字,而我在 6 年的澳洲工作、求學經歷後,回到台灣到現在已經兩年多,期間因疫情嘗試了新的工作方式。

在台灣,即使是偏向傳統工作模式的時裝產業,也不得不因應這個全球性的衝擊,進而接受遠端工作趨勢,同時驅動了大量斜槓和接案的機會;而在這樣的發展之下,建立個人品牌也愈發重要。不過,究竟這意味著什麼呢?

2015 年至墨爾本 RMIT University 攻讀時尚創業、2019 年回台,經由觀察台灣與澳洲兩個截然不同的環境,讓我了解到其實建立個人品牌並不等於創業,而是讓人走出更加寬廣的道路。

開始前,先向內探索「Why」

還記得當初到澳洲打工度假決定得倉促,起心動念也只是希望徹底換個環境,重新找回進入服裝產業工作的那份熱情。

我大學讀的是行銷,台灣的大學授課方式大多以講課、筆試、作業簡報等方式進行。而澳洲的研究所和英國一樣,可以分為研究型和授課型兩種:前者是以學術研究為重點的 3 年制學程,適合預計未來朝學術發展的人;後者則是我當初就讀的,以實務為主的 2 年制學程,適合畢業後想直接投入職場的多數學生。

既然決定以職場實務性為進修目的,加上時尚產業十分講求實際經驗和人脈,因此我在選擇學校時便只考慮能提供這兩項資源的研究所專業──RMIT 的時尚創業課程。

RMIT 時尚研究所設計組畢業秀活動現場。

RMIT 的留學經驗與啟發

我所就讀的 RMIT 是 Royal Melbourn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的縮寫,學校在澳洲共有 3 個校區,分別位於 City、Brunswick、Bundoora 等處,而時尚學院坐落於 Brunswick 校區。

RMIT 時尚專業擁有許多業界資源,對於想在當地發展的人來說,無疑是個累積人脈的好地方。值得一提的是,和台灣不一樣,由於澳洲當地學生合法工作年齡為 16 歲,加上時尚領域重視實務經驗,因此許多大學生會選擇早早投入職場,故往上念到研究所的本地學生並不多。

其中一次經驗讓我印象最為深刻:學院請了業界的品牌創辦人來分享創業歷程,由於大學部及研究所的學生們被規定必須分開坐,因此我很快地發現,席間竟有大約四分之三是大學部的學生,而且幾乎都是澳洲本地人;再看到研究所,當地學生竟然只有寥寥幾位!雖然研究所的人數原本就比較少,但以比例來說還是令人感到訝異。

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

「以終為始」規劃學習、思考職涯

Master of Fashion(Entrepreneurship)是近幾年因應產業趨勢而發展的新學程,在課程規劃方面著重廣泛的知識累積、實務操作,需要學習的必修課程包含:織品材料、服裝製作構成、理解財務報表、實際訪談品牌創辦者(了解創業)、行銷策略、發展全球創業計畫,並向潛在投資人簡報等等。

至於選修課程則涵蓋:數位媒體應用、流行趨勢分析、與品牌合作擬定行銷策略、策劃品牌活動和時裝秀、零售管理、時裝採購、新材質研究並異業設計新產品,以及奢侈品案例研究等等。課程範圍十分廣泛,因此在就讀前必須有明確的方向、知道自己未來的目標,才能為自己的學習內容進行妥適規劃。

記得當時出於好奇心,我問了許多人關於未來發展的問題,多數亞洲國家的同學即使到了研究所,也還是無法確定未來的方向;而在與一位澳洲同學聊到同樣的問題時,她則分享:「我大學念的是設計,先前做過一陣子模特兒,因此有機會到幾個亞洲國家工作過,其中也包含了台灣。畢業後沒多久,我跟男友創立了一個配件品牌,會來進修是為了補足商業經營方面的不足。」

聽到這樣的回答讓我開始思考:原來不同文化背景的教育,對於我們在決定一件事時有這麼深遠的影響。西方教育往往鼓勵獨立思考,以終為始,因此許多學生會先設定好目標,再思考如何一步步做到。

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校園一景。

回台後的反思:你的「夢想生活」是什麼?

澳洲社會無疑融合了多元文化,以我居住 4 年的墨爾本為例,能到小義大利區享受一頓道地的義式家常菜,也能在農曆新年時到中國城看舞龍舞獅演出,或心血來潮時去印度、印尼、越南、韓國等食材專賣店,尋找製作異國美食的靈感──可以說從生活到求學、工作,都能接觸到不同國家的文化,更不用說是各地的語言了。

上述這樣的經驗,提供在台灣長大的我文化上的衝擊和思想的養分,在與來自不同國家的同事一起工作後,我發現所謂的「夢想」和「生活」不會只有一種樣貌。

一位來自俄羅斯的同事與她來自義大利的先生,在搬來澳洲前就已旅居過邁阿密、倫敦、泰國等地,墨爾本是他們居住的第四座城市。我好奇地問她:「妳不想在一個地方定居,找一份 decent job 嗎?」

她回答:「我們想多看看世界、體驗生活,我現在一邊兼職、一邊進修瑜珈師資培訓課程,之後到哪就都能幫自己找到工作了呀!」當下我才了解,原來工作是可以由自己創造的。

將「去中心化」、「永續」概念應用於生活

打造個人品牌等於創業嗎?其實不然,我們可以先想想前者的目的是什麼?可能是希望有更好的工作機會、想找額外的兼職和自由接案,或者是創業,因此我們可以說個人品牌「包含」創業,但它打破了一直以來單一的中心思想,更全面地為我們提供開放式的職涯發展選項。

當與朋友談到職涯發展時,相信有多數時候聊的都是如何從現在的職位升到主管職、又或是跳槽到更好的公司,我曾經也是其中一份子;然而,我們也許能將時下「Decentralization」(去中心化)這個概念運用在人生規劃上,不依循既定公式,而是透過了解自己、定義個人風格,繼而找出創造最適合自己道路的方式。

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建築內一角。

如果你也熱愛時尚,相信對「永續」這個概念應不陌生,我們也可以將它應用到人生規劃的思維上──透過了解天賦熱情、擁抱的價值觀、理想的生活狀態,找出你的「永續驅動力」,反問自己是什麼讓你樂此不疲?

正如經典的時尚是一種生活風格,如果能跳脫框架,把人生變成開放式非選題,相信我們都可以創造出自己的永續時尚。

《關於作者》

Angelika Wang

擁有在 Fashion 9 年的資歷,在澳洲 6 年經歷求學、工作與生活,曾經擔任銷售、採購、流行趨勢及拍攝企劃。從非時尚專業出身,藉由找出天賦與熱情,成功走出屬於自己的道路。目前擁有自己的部落格 Meng A Dream,致力於分享個人經驗和觀點,幫助大家離自己的時尚夢想更近一步。 Medium 平台部落格 Frankly-Fashion;臉書粉絲團。

+19712253513
XLINE

截屏,LINE行動條碼

LINE ID:hgdegree

(點擊LINE ID複製,添加好友)

打開LINE

LINE ID已複製,請打開LINE添加諮詢!